“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是真的吗?
2017-09-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动态 浏览:11590 次本报记者 常 娟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平时有一些小病小痛的人,比起那些平时没有任何毛病的人更长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病不断,大病不犯”。这是真的吗?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王启鸣。
“小病不断,大病不犯”的说法
无科学依据
网络上有许多相关的文章说得有理有据:人体自身具有免疫力,少量、微量的病毒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自身形成“防御工事”,抵挡疾病对身体的伤害(与疫苗同理)——以此作为“小病不断,大病不犯”的科学依据。
王启鸣直言,这一说法无任何科学依据。病毒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力产生抗体这一说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确实非常强大;可是,以这样的论据不能证明“小病不断,大病不犯”,这完全是两码事,只是概念换了。因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按照获得方式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先天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而获得性免疫即是前文中所说的由人体自身免疫机制产生的,属于后天的。
需要注意的是,生小病所带来抗体不是对自身免疫力的提升,而是自身免疫力补充。例如乙肝疫苗,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因为一些人先天携带乙肝抗体。常得小病的人和健康人相比,先天身体素质与后天生活习惯可能都相对较差。相对于健康人来说,常得小病的人是大病的易感人群。
因此,常得小病说明身体免疫力比健康人要差,更应注重锻炼身体!
“小病”往往是“大病”的信号,
不能忽略
王启鸣提醒大家,生病了无论症状是否明显,去医院就诊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久病不愈者。为什么?因为人们自身免疫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小病都能依靠人体自身免疫机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一部分疾病,人体产生抗体后便不会再次发病,比如水痘;但有许多疾病并不是“一次性”的,比如感冒,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且病毒也在不断变异。另外,除非意外伤害,很多大病都是在小病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就是由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起来的,这个例子已经很直白地提醒了人们。
王启鸣介绍,以他诊治的患者为例,一部分患者是检查小病时发现大病的。时常患小病,患者就要时常去医院就诊。现在,人们都习惯将各项指标都检查一遍,发现有其他大病的预兆就会及时处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病不断对发现大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肿瘤而言,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癌症的关键。
可是,有一些人平时不生病,甚至连感冒都没有,却突然“病来如山倒”。为啥会这样呢?王启鸣解释,这是因为某些大病在初期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而到患者发现以及检查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疾病以暴发的情况出现,让人没有心理准备,印象就相对深刻,使人们产生总是健康的人患大病的概率高的假象。
实际上,小病往往是大病的信号,并不是“小病不断,大病不犯”。王启鸣提醒人们,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大病、小病都对人们“虎视眈眈”,而按时体检、多锻炼是健康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