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的思考

2017-07-2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9927 次 
    7月9日下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刘某猝死,年仅32岁。6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规培医生陈某猝死。
    据相关报道,猝死的医生死因是连续上班、工作强度过大、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不足等。医生原本是最懂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职业,也最该懂得合理规划作息时间,消除身体疲劳,却不幸在工作压力下,无法自主调节劳逸时间,导致生理规律紊乱,最终因过度透支身体而倒下。
    与其他职业相比,医生的教育成长周期较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进修、训练。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意味着高额投入。如果医生过早离世,没有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对社会也是巨大损失。
    造成年轻医生频频“过劳死”的现实背景,乃是我国医疗资源长期投入不足,医务人员短缺。基层医疗机构日常工作繁忙,有的医生每天要接待数十位、上百位患者,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
    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有50.8%的医务人员感觉工作负荷过重,其中医生群体为64.5%。
    年轻医生猝死,用生命为全社会敲响了超时工作的警钟。笔者认为,单靠个体抗议和媒体曝光并不足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源上抵制过劳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应解决医务人员短缺、工作强度过大、超负荷等问题,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加快分级医疗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劳动法规、提高医疗科技化水平等,减少随意加班、超时工作,保障医务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其次,严格落实《劳动法》的规定,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相关的劳动执法部门要跳出“不告不理”的被动执法模式,真正为过劳工作人员“撑腰”。最后,改变社会群体以“过劳”为模范的价值观念;扭曲的价值观会为超时工作提供温床。全社会应当重新审视工作与家庭、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地对超时工作说“不”。这样,医务人员猝死的事情就可能大大减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