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医院里的摆渡人 ——医院里的摆渡人系列报道之一

2017-07-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0319 次 

本报记者 文晓欢 尚慧彬

    在医院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就像是摆渡人,把患者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用快乐和温暖来抵抗这个世界的悲伤;把医生和护士从繁忙的沟通、对接中解脱出来,把他们还给临床,还给患者,让医务人员全心全意对战病魔;他们倾听医护心声,帮助医务人员缓解心理压力……他们就是医院里的摆渡人——医务社工。
    2017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医疗机构引进临床与咨询心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加强精神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综合服务团队建设。
    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医务社工的身影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带您认识医务社工
    尽管国家一再出台政策支持医务社工的发展,但颇为尴尬的是,目前,医务社工的社会认知度并不高,甚至很多人分不清医务社工和志愿者,认为医务社工就是穿着红马甲在医院里为患者提供指路、咨询等服务的爱心人士。
    事实上,医务社工不同于志愿者。“医务社工是一群专业人员,是可以引导志愿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设计师。”4月27日,在由郑州社会工作协会和河南省胸科医院共同举办的“医路相伴,温暖人心”医务社工沙龙上,受邀前来进行经验交流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季庆英直言。
    “活动方式不同、专业技术能力不同、处理问题的难度不同、社会约束不同。”河南省肿瘤医院团委书记陈伟良说,与志愿者相比,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一般面对较难解决的问题,有专业守则并接受行业组织考核与监督;具体到医务社工也是如此。医务社工带薪,他们所提供的,是需要购买的服务;志愿者服务则具有无偿、非专业的特点。
    当医务社工不同于志愿者的观点得到明确,新的问题伴随而来,医务社工是新生事物吗?其主要业务应是什么?其重要性何在?对医院发展有何影响?
医务社工并非新生事物
    医务社工这一看似新鲜的名词,事实上在国内也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就在全国率先创立“医务社会服务部”,开展医疗救助、家访随访等服务,协助医务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灵层面的辅导。
    此后,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的医院也先后设立了医疗社会服务部,开展相关服务。然而,这一带有温度的服务并未如春笋般在全国铺开,社会认知度也不高。在深处中原地区的郑州,这一服务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随着现代化健康管理观念的兴起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过程中,既要考虑疾病,又要考虑患者,同时还要考虑患者与其家人、社会环境互动所产生的心理和社会后果等需求,这让医务社工服务再次“应运而生”。
    事实也证明,医生和护士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繁忙,医务社工的工作如同架起医患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为患者提供各项专业服务的过程中,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协调,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其减少冲突矛盾的沟通功能和减轻社会压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社会稳定功能。
    据季庆英介绍,目前,上海已有156家医疗机构开始了社工试点工作,医务社工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2014年第三方组织开展的调查报告显示,75%以上的人认为医务社工能促进患者配合医务人员诊疗,50%的人认为其工作能缓解医患关系。
 (下转第二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