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刘致敏用双拐“丈量”乡间路

2017-06-2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乡村视角 浏览:20066 次 

本报记者 李志刚  王 平  文/图

出诊途中的刘致敏

    登封市颍阳镇刘寨村,背靠大山,距离县城约30公里,村卫生室就坐落在一个山坡上。
    6月16日上午,57岁的乡村医生刘致敏搭乘邻村人的车参加登封市中医院的乡医之家成立大会和适宜技术培训。每次遇到这样的活动,刘致敏都会积极参加。看起来精神矍铄的他,其实和别的乡村医生不一样,因其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自幼双腿残疾。作为刘寨村唯一一名乡村医生,在过去30年的行医路上,他依靠双拐,一步一挪地走遍了村里的每家每户。
    下午,记者一行陪着刘致敏回到村卫生室里,几个患者已经在等候他看病。记者看到卫生室里干净、整洁,药品摆放整齐;诊疗桌子上摆放着几本门诊日志和其他资料,一行行字体清晰、工整的资料,病历都记录得十分详细。刘寨村共有3000多口人,从老人到小孩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都是他完成的,他总是按时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任务。村民们的健康状况在刘致敏的脑海里记得一清二楚。
    在刘致敏的脸上你很难看到痛苦的表情,因为这一切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刘致敏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总是笑容可掬地安慰患者。刘致敏的家里种着两亩(1亩=666.67平方米)地,孩子正在上学,加上农村经济环境和条件差,全家人的花销全靠他一个人支撑着,这使他显得有些入不敷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致敏每次遇到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他就免费治病。一次出诊,刘致敏刚走进患者的家里,一条狗扑了上来,腿脚不利索的他险些被狗咬伤,幸好他用手里的拐杖打跑了狗。随后,浑身颤抖的他仍然按时出诊,甚至是随叫随到。同时,为了方便出诊,刘致敏还借钱买了一辆三轮车。
    出诊的路是那么近,回家的路是那么远。记得有一年冬天,22时许,一位气管炎、哮喘患者打来电话,请刘致敏出诊。在这漆黑的夜里,加上患者的家离村卫生室比较远,刘致敏就喊上隔壁的刘五卿骑着三轮车一起出诊。给患者诊治完疾病,他们在回家的途中三轮车掉了链子,加上天空中下起了雨夹雪,刘致敏想到残疾人怎么这么困难呢?此时的刘致敏泪流满面,因为刘五卿也是残疾人,他们就这样推着三轮车一步三滑地往前走,他们曾几次翻倒在路边的水沟里,直到凌晨2时许他们才回到家里。从此“哥俩”的友谊深厚,相互帮助,不离不弃。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刘五卿的眼里也噙着泪水。
    “刘医生,治病技术好,医德高尚,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安寨村的乡村医生张景渊由衷地说。刘致敏表示,现在基层缺乏全科医生,老百姓迫切需要这些医生。面对村民充满感激的话语和信任,刘致敏凭借着治病救人比什么都重要的信念一干就是30多年。在清贫和艰难中,刘致敏用他的双拐“丈量”着乡间的小路,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