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新解

2017-03-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17569 次 

□毛德西

    我非常重视对古典医籍的学习,要知道,讲义的作用是引导入门,要想有所提高、有所作为,必须学习经典。只有踏踏实实地钻研经典,才能做到理论上明确、临床上“入细”。
    自1959年跟师学习至今,我从事临床工作已有50余年,对经典的学习从未中断。即使在“文革”时期,我也复读了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著作、温病四大家著作等。
    此外,我还给自己开出了读书目录,如张景岳的《类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又可的《温疫论》、柯琴的《伤寒来苏集》、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周岩的《本草思辨录》、吴谦的《医宗金鉴》、陈修园的《陈修园医学全书》、江瓘的《名医类案》、王孟英的《回春录》(即《王氏医案》)、何廉臣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罗止园的《止园医话》、陆以湉的《冷庐医话》、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及《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蒲辅周医疗经验》《岳美中医学文集》《赵锡武医疗经验》等。对于自己没有的书籍,我就到学校图书馆去借阅。
    孔子在《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就是说读书不能只读一遍两遍,而要读十遍百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年轻时读经典,只是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在临证时去书中寻找答案,只是权宜之计;年老时反复读书,才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才能“知新”。这种“新”,不是新的方药,而是新的理解、新的应用。
    我做学生时就知道达原饮治疗恶性传染病的功效,但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辛温药(草果、厚朴、槟榔)去治疗热性病,心想那样岂不是火上浇油?后来,我学着去用达原饮治疗热性病,或然有效,但把握不大,心中无数,不过仍断断续续地用。直到2003年“非典”流行,看到达原饮对这种烈性传染病那样有效,我就去重读《温疫论》,这才真正理解这3味药的特殊作用及其中的奥秘——“湿去热孤”“使邪溃散速离窝”。此后,我再用达原饮治疗热性病,虽非“效如桴鼓”,但失误甚少。
    我喜欢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诊病除疾是大事,读书要粗中有细、快中有慢,治病更要精益求精,不可有半点儿马虎。岳美中先生说,读书要“有恒”“专一”“入细”,他还把学验俱丰的医生称为“入细医生”,可见“入细”是读书的需要,也是临证的需要。我最喜欢的事就是买书、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人会显得非常渺小。用有限的生命去读无限多的书,就得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读,更要“入细”地读。马马虎虎、一目十行,读得书再多,年老时也是一知半解,品味不出书中的真谛,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我读书的方法是:边读书边记笔记。记笔记可以增强记忆力、抓住重点、归纳成章,不但有利于理论水平的提高,还能为临床提供丰富的治疗方法。我在读《医学衷中参西录》时,记录了张锡纯治疗发热的经验,这些记录使我学习到了诊治发热的经验,并为以后撰写论文开拓了思路,还学习了治疗发热的新手段。
 (作者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