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城乡居民健康守门人的活力

2016/10-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 闻 浏览:16684 次 

——新密市推进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见闻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文晓欢

    9月18日,在新密市超化镇周岗村的家里,李随义呕吐不止,便在家人的护送下急匆匆地赶往周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周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黄卫朝一看李随义的病情有点儿复杂,赶紧拿起手机,点开“健康之路”客户端,给新密市中医院肿瘤科医生冯波涛发出了转诊申请。
    “医院派来了急救车,直接把患者接走了。”黄卫朝说,以前碰到这样的患者都是“找关系”转诊。得益于今年下半年升级的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乡村医生群体在常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外,又增加了双向转诊和预约诊疗这两项内容。
    目前,同等标准的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已经在新密市全面推开。
    别小看新增的这两项内容。其将基层医生对患者提供的签约服务,升级为一个上下贯通、层级分明、转诊畅通、立等可约的连续性服务体系,真正贴合了健康守门人的本意。
    新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延朝说,从试点、全面推进到增加服务内容,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在该市已经运行了4年。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签约18万户,签约率达90%,覆盖73万人,激发了各方活力。签约服务已经成为整合和升级城乡各层级医疗服务的重要纽带。
固本
一体化管理与星级诊所评比
    熟练地通过微信群与患者互动,熟练地应用远程会诊平台向市级、县级医院的专家请教,熟练地使用医学可穿戴设备管理自己的8位特殊患者……10月17日,在散发着浓郁中药味儿的大隗镇纸坊村卫生所,61岁的所长、乡村医生侯振喜一边进行相关操作,一边解释自己的工作。
    这样的时髦味儿,一点儿都不比城市的年轻医生差。
    侯振喜名声在外,擅长治疗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他服务的患者中,六成是外村外乡人。在基层工作近40年来,他对村里的1529口人知根知底。
    超化镇卫生院院长万振华说,乡村医生是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主体,其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对健康签约服务的信任度。大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朝阳说,侯振喜是优秀乡村医生的代表。这样优秀的乡村医生,正是市、乡、村联合选聘的对象。
    在新密市,这些乡村医生都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整体上,该市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联合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构建“县带乡、乡管村”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该市通过理论考试、业务考核、群众测评和村民委员会监督(“3+1工作法”)的方式,为全市村卫生室选聘了1154名工作人员。“市里还推出了临床务实进修培训。这一培训是免费的,乡村医生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制培训内容,很受欢迎。”万振华说。
    此前,新密市财政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为303个行政村全面新建了标准化村卫生室;为每所村卫生室都配置了价值7000多元的健康检查一体机;从依法执业、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环境卫生、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开展村卫生室星级评定活动,动态管理日常业务。
    实际上,为了搞好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新密市还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在市级层面,分管副市长抓工作,多部门协调联动;在乡级,普遍设置了团队服务管理办公室、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双向转诊办公室等;在村级,普遍设置了片医工作室。
     新密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寇海荣表示,该市着力建立了组织、阵地、队伍、设备、财政5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了签约服务有组织、有机构、有队伍,确保签约服务有序进行。
定制
分级分类签约与团队服务
    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村医生与居民打交道随意惯了,猛然间要签个协议,这在一开始还真的不太习惯。因此,推行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
    新密市卫生计生委就是这么确定签约思路、推进分类签约的:首先将居民分为三级,分别是主动签约的居民、暂不接受签约服务的居民、有需求才签约的居民。对于暂不接受签约服务的居民,服务团队发送健康短信,定期随访;对于有需求才签约的居民,服务团队发放联系卡,定期上门服务。在此基础上,新密市又将签约居民划分为健康人群、需要关注人群、慢性病患者群和特殊需要人群,提供定制化服务。
    周岗村一位80岁的患者,患髌骨关节病,有积液,活动不便。周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团队与该患者签约后,几乎每天都上门服务。
    对于村里的274位高血压病管理对象、102位糖尿病管理对象以及患冠心病等疾病的特殊人群,病情轻重与否,是否应该特别注意……侯振喜如数家珍。
    鉴于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复杂性,签约医务人员通常不能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团队服务的方式进行。“这个团队由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执业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据超化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卫东介绍,超化镇下辖24个行政村,超化镇卫生院组建了8个签约服务团队,1个团队服务3个行政村,服务人口约1000人。乡、村两级根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每隔2个月,8个签约服务团队都要根据乡村医生筛选的患者情况,对重点患者开展团队式上门服务。
    张卫东讲的“密切配合”,其实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乡村医生为签约居民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邀请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前去做好服务。
    “连续3次邀请不去的话,乡村医生可把相关情况直接反馈到新密市卫生计生委双向转诊办公室,相关情况之后再被反馈到该医生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院长那里。”王朝阳说,院方会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样的约束力,还包括协议中双向转诊涉及的县级医院医生。
    目前,在新密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共有346个大网格、935个小网格,其中大网格设置村卫生室,小网格配备责任医生,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网络覆盖乡、村、组、户。
    签约成功了,还得有财力保障。服务团队的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新密市与网络公司合作,对签约服务成效较好的医生给予每签约1户居民,给予2元奖励;每解答1次线上居民咨询,给予1.5元奖励。此外,郑州市提出,按照每服务1人每年补助10元的标准,对签约服务团队落实补助经费。
    服务费用考核和发放的核心是“工分制”,即以“项目定工时、工时定工分、有效工分定补助分配”。这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实现了签约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织网
远程会诊与双向转诊通道
    10月17日16时10分,在向大隗镇中心卫生院提出远程会诊申请后,面对视频里的副主任医师张中南,侯振喜与之交流了一位患者的治疗心得。
    侯振喜说,自从远程会诊系统设到村卫生室后,他可以随时向上级医院医生提出会诊申请。
    王朝阳说,大隗镇中心卫生院在门诊、住院部各开通了2个远程会诊系统。此外,该镇也有3个村卫生室试点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这意味着,省、市、县、乡、村及时会诊患者病情成为可能。
    不仅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向上级医院医生申请会诊,还可以通过“健康之路”客户端向上级医院随时转诊患者……在新密市,各级医院的联通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要做好转诊,医生不仅需要熟悉患者的病情,还要熟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情况。对于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我们会首先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对于危急、危重患者,为了尽量节省救治时间,我们会选择转诊到县级医院。我们还定时打电话,对患者进行回访和康复指导。”侯振喜描述说。
    今年8月,侯振喜所在的村卫生室共上转患者21人,其中,上转乡镇卫生院14人、上转县级医院6人、上转县域外医院1人,接受上级医院下转患者12人。大隗镇中心卫生院则接受村卫生室转入患者40人,向县级及以上医院转出患者22人,下转村卫生所患者5人。(下转第二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