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一带一路” 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2016/09-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 界 浏览:17706 次 

    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发展基金会、中国长城学会等5家机构联合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近日在美国纽约市联合国总部召开,各国嘉宾、多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等500多人出席。中医流派国际发展论坛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王琦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在时空网络下中医药“一带一路”的三个节点》的演讲,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中医药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也为传统医学造福人类健康,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路。
    今天的“一带一路”,一是幅员辽阔,涉及沿线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欧洲等地60多个国家。二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三是各国的生态、民族特点有着显著的不同。比如北非地处热带沙漠,高温少雨、植被稀疏,人的体质偏瘦;而欧洲温和多雨、空气湿润,人多肥胖。世界呈现的差异性、多样性必须“因国制宜”,通过建立跨区域的时空网络,方可互联互通、互动互利。其中,做好交流、合作、服务是3个重要节点。

通过“一带一路”建立交流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上所有成员国都是伙伴关系,所以彼此的交往、交流都是平等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在不同区域为本国民众发挥了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作用。我们要走出一条多国联合之路,就要获得沿线国家人民的认同和信任,以便尊重对方,学习对方的长处。
    历史上,我们既有“鉴真东渡”的史实,又有“唐僧取经”的记述。早在唐宋时期,有许多药材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国外输入我国,除乳香、没药、安息香、芦荟、龙脑、丁香、血竭等香料药品外,还输入了炉甘石、硫黄、琥珀、牛黄等矿石药物及动物药材,它们都被纳入中国的本草、方剂之中,丰富了中医药的品种。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我们应以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心理去理解和策应。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建立中医药交流合作平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形成价值链,实现共赢共享。

中医药合作要多渠道多层次联动

    中医药合作应是多维度、多渠道、多层次的。多维度包括办医、科研、教育、文化、生态、中药、医疗器械及大型国际会议、大型文化商贸展览等,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框架,形成国际合作模式。多渠道、多层次是指充分调动海内外民间团体、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教学机构等多方参与,整合有效资源,尤其要发挥海外中医药人员和机构的作用,外通内联,形成态势。
    政府的推动亦必不可少。与沿线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包括政策、资源、贸易、科技等多方位的互通,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为各方力量铺路搭桥、保驾护航。国际合作组织影响力大,沟通能力强,国际标准、国际注册、国际监管、国际贸易都离不开国际合作组织,所以要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联动。
    由于沿线各国经济水平、文化信仰不同,民众对传统医学的认同程度不均衡,有些国家对传统医学的立法不完整,还存在着贸易壁垒、法律障碍,所以需要多重保障,即通过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建立国际规范标准,采取法律法规、监管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使沿线国家之间合作得以稳定、持久。

要研究各国对中医药服务的不同需求

    要研究沿线各国对中医药服务的不同需求,比如欧洲一些国家提出与我国在其国家办中医医院,开展医疗合作;有的国家对中药需求增长较快,比如意大利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0%,亟待解决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印度、尼泊尔等国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患者较多……我们应筛选中医药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并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提供针灸、推拿、拔罐、整骨等特色技术、技能,彰显中医药的优势。
    目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许多国际规范尚未形成,中医药科研机构及中药质量诸多方面尚缺少国际标准,对外合作、交流队伍的能力也尚待提高,我们应练好内功,夯实基础,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合作转型。中医药的“一带一路”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契机,也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驱动力。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打造民族品牌,提升中医药国际合作的话语权,形成国际价值链,促进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
    (本文系根据王琦教授的发言稿整理而成,原载《健康报》)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