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服药引发固定性药疹

2016/09-0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诊治参考 浏览:18513 次 

    男孩儿雯雯6岁时后背上突然长出了硬币大小的黑斑,此后4年间,其后背上陆续长了四五块同样的黑斑。黑斑的直径为2.5~6厘米,没有瘙痒感,也不痛。患者做了血常规、血小板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医生询问家长,黑斑出现时雯雯是否服用了药物,有什么异常?据家长回忆,好像是每次男孩儿服感冒药后都会出现背部褐色红肿,有时伴有水疱及渗液,有轻微的瘙痒及疼痛感,但黑斑周围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医生考虑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的致敏可能性比较大,诊断为固定性药疹。
    如果只有轻微的局部皮损,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用激素药膏局部治疗;有糜烂渗液者可用湿敷治疗。固定性药疹治愈后,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但是一般不会很明显,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或消失。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类药物是已知的常引起固定性药疹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固定性药疹形态很特殊,易于识别。皮疹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其以口唇、口周、龟头、肛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以及手足背、躯干等处多见。其特点是首先有局部瘙痒,随后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颜色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呈水肿性,炎症剧烈者中央可形成水疱。发作愈频繁,色素沉着愈严重,愈后可见遗留色素沉着。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在同一部位发生,也可能会同时增加新的损害。数目可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也会有广布全身的病例。固定性药疹消退时间一般为1~10天,但会阴部发生糜烂溃疡者常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十日。多数病例无全身症状。
    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等药物可能诱发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皮损迅速加重,全身黏膜受损,伴显著内脏损害,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腹泻、昏迷等情况时,必须及时抢救。
(郑 磊)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