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办中医医院须以疗效为核心

2016-07-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 界 浏览:15403 次 

□戴京璋

    从德国慕尼黑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穿过举世闻名的巴伐利亚森林便进入了由青山绿树环绕的魁茨汀市。路旁一座大门外蹲立着一对威武石狮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其外墙铜牌上分别用中德两种文字标示着——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作为德国第一所中医医院,该院创办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笔者在该院从事管理工作14年,就一些工作经验、体会和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欧洲保险公司唯一付费的中医医院
   1991年,在北京亲身感受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后,居住在魁茨汀的老施道丁尔先生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与当时的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合作,在魁茨汀建立了德国第一所中医医院,使德国人民得以受益于中医药医疗服务。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仍然是欧洲地区唯一一所保险公司付费、收治住院患者的中医医院。近年来,该院病床使用率一直在95%以上,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25天,中药使用率为100%。临床上,该院克服了药物品种短缺、病人病情复杂等困难,使住院病人临床显效率为28.8%、总有效率为72.8%。因为疗效有保证,民众有中医药需求,使得该院的门诊量逐渐有所增加。
    基于医院长期良好的治疗效果,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收治的疾病种类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等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等疑难疾病等,使该院不断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目前,该院治疗总有效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获得了病人、西医医生及医疗管理部门的好评。
    通过组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来德国交流、参观和安排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本科留学生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实习,该院在未来有望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欧洲临床实习基地。

中西医生协同运作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务人员包括内科、针灸、推拿、气功医生以及药师、护士等。德国方面,配有西医医生、心理医生和治疗师、营养师、理疗师与翻译。病人在住院之前,其病史、检查、外院诊断等资料应先寄到该院。病人入院后,该院西医医生询问其病史,然后向中国医生复述病人的病史、症状等,若病人在场时可补充说明;中国医生再通过“四诊”(望、闻、问、切),采集相应的资料、舌象、脉象等信息,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制订治疗方案(中药、针灸、推拿等);德国护士根据此方案安排病人的具体治疗计划,这些工作都是在中国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西医共同查房每周3天(所有病人查房1次);中德医生各自单独查房一次。每周为每个病人查房2次,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及方药,有问题都可随时找医生解决。中国药师负责煎煮中药,再通过中国护士把药发给患者服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使用慕尼黑工业大学自然疗法中心开发的“个人健康管理软件”对病人住院期间及后续随访进行管理。ICD(国际疾病分类)诊断、西医理化检查、西药、中医辨证、方药以及针灸穴位等信息,全部录入电脑系统。该软件可对病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日常生活、运动、饮食及医疗等给予指导。病人住院三四周,出院后该院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进行随访。

制约德国中医医院发展的因素

   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建院25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是德国乃至欧洲国家唯一由保险公司付费、收治住院病人的中医医院。这表明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壁垒。
    首先,中国医生获取工作许可困难。在德国只有取得医师营业执照的西医医生、牙医和通过国家考试,获得自然疗法治疗师资质的人员方可运用中医药从事医疗活动;中国医生大部分为自然疗法治疗师。因此,在德国开办中医医院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使中国医生获取工作许可。
    其次,药物问题。德国有很长的植物药应用历史,相应制剂到药店就可以买到。中药饮片、颗粒剂、粉剂等,在药店也可购买到,但是需要经过严格检验。目前,笔者所在医院只有中药饮片,没有颗粒剂等其他剂型及中成药。医院所用饮片都是从中国进口,要求必须符合中国最新版(英文)药典规定;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黄曲霉毒素等应符合欧盟标准,禁止采取放射线照射等处理措施。由于一些常用中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所以只能被迫用其他药物替代,但疗效也会因此而打折扣。
    最后,中医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功底和临床实践经验,并具有奉献精神的高水平医生。优质医生的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

海外办中医医院的启示

    第一,海外中医医院必须以疗效为核心,把坚持以中医理论与观念为指导、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作为工作方向。中医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疗效。有疗效,中医药才能被群众接受,没有疗效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中医的基本理论由《黄帝内经》等确立,此后历代都是基于此来解释具体的、新的经验事实。屠呦呦也是从古典医籍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青蒿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天人相应”的生命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正邪相争”的疾病观、“达致中和”的治疗观、“形神合一”的养生观等中医基本观念,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防治结合、综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教学与科研也要保持中医传统和本色,不能像国外的中餐一样,为了迎合西方人而“变味”。
    在教学中,要提倡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医学与人文、经典与现代等相结合。科研要为临床提供有力佐证,验证中医学理论与内涵,加大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力度等。
    第二,中医药“走出去”要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从国家利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大局出发,结束散兵游勇、单打独斗、各自为营、为短期利益而恶性竞争的局面。
    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制订规划、统一协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外有效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卫生发展水平与需要,科学规划与配置。比如发达国家应以养生保健为先导,加大对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力度;欠发达国家则仍应以提高常见、多发病防治水平为主等。依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作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医、教、研相互结合,推进中医药高水平、国际化合作发展。
    第三,将中医药作为支柱产业。加强中医药产品的产业链建设,在种植、加工、检测、销售、物流等方面下功夫。增强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逐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第四,以专业学会为平台,促进交流,制订标准,主导发展。
    第五,建立中医药国际发展联盟,吸收专家、学者、汉学家以及支持中医药的各界人士,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合理、持续、稳步发展。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中方院长)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