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中原健康卫士”先进事迹的启示
优秀医务工作者是这样炼成的

2016-07-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 闻 浏览:18020 次 

本报记者 张晓华

  7月3日15时,位于新县的大别山干部学院报告厅鸦雀无声。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正等着听故事,听关于全国“最美医生”张效房、“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马文芳与郭光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宋静、全国优秀卫生计生工作者刘征的故事。这是“中原健康卫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始前的一幕。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中原健康卫士”报告团,成员包括马文芳、郭光俊、宋静、刘征,以及胡佩兰的长子胡大一、张效房的孙女张陆希。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省加大对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各地纷纷组建报告团,讲述当地优秀医者的故事。河南选择的6个人中,既有大医院的医生,又有乡村医生,还有护理工作者及疾控工作者。他们的故事,呈现出医患和谐的多种形态。
    活到老学到老,有一手拿手绝活儿,对病人发自内心尊重
    这6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年龄最大的是胡佩兰和张效房,其所在的平台也最大。他们是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的知名专家,分别来自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他们在各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后,个人也有了广阔的事业平台,哪怕年近百岁,只要愿意,依然有发挥余热的空间。
    回顾两位老人的职业生涯,人们由衷佩服。
    首先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医学需要终身学习,何况在省级大医院。胡佩兰、张效房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胡佩兰60岁开始学日语,并参加了日语培训班,结业考试考了全班第一;90多岁仍坚持订阅好几种妇产科专业杂志,常学常新。在颠沛流离的抗战生活中,张效房天天书不离手,和平时代更是争分夺秒,其宿舍的灯凌晨2时前没有熄过,直到现在仍然如此;患肾癌肺转移接受手术后,在病榻上改论文,说“只有这种方法能止痛”。
    其次得有拿手绝活儿。作为妇产科医生,胡佩兰接生了6万多个婴儿。在当时的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工作时,郑州、武汉、西安、安阳区域内,难产的铁路女职工,各分局医院的疑难危重症患者,都由胡佩兰指导处理。她晚年到当时的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现为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后,迅速带领妇产科开展子宫全切术等大手术,并以擅长诊治不孕不育症在病人中口口相传,许多外省病人慕名而至。张效房在眼科学界则有好几项开创性的临床和学术突破:第一批下基层攻克沙眼,身先士卒研究国内无人涉及的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术并实现具备国际水平的技术突破,改良引进易于普及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现在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找张效房看病的,多是疑难眼病病人。
    再次是对病人投入情感,发自内心尊重。胡大一记得,从小到大,听人们对母亲最多的评价就是“她对病人真好”。兄弟几个小时候经常提着饭盒给病人送饭,且从来不敢打扰母亲给病人看病。胡佩兰过96岁生日时,胡大一从北京赶回来为她庆祝,硬是在诊室门外等了2个多小时,直到母亲看完所有病人。胡佩兰曾在身怀六甲时跑去抢救一个难产女病人,导致早产。最让胡大一感慨的是,母亲对病人好,不是俯视或恩赐的态度,而是感激的态度,说医生是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才学会看病的。张效房在门诊看一个病人,动辄花去1个小时。为了尽量不去洗手间,他坐诊时滴水不沾。坐诊前,他一定要换上干净的白衬衫,打上领带,头发用发蜡抿得一丝不乱,以示对病人的尊重。在临床上则常可见到风度翩翩的老先生脸贴着脸,为风尘仆仆从偏远山区赶来的病人做检查。
    两位大医70年不辍,勤修医技、医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
    注重给乡亲们搞好预防,热爱乡土,有社会公益心
    相较于大医院的医生,乡村医生平台小、发挥空间有限。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不断向基层倾斜,有志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基层医生照样有很多自我提升的机会。
    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的乡村医生马文芳,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的乡村医生郭光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等。马文芳还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受到过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两位医生有什么行医秘诀?
    首先是注重给乡亲们搞好预防。马文芳说,他多年大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避免小病熬成大病。他还自费给全村所有儿童发放接种卡,每年按时为其打防疫针,分文不收。手足口病蔓延时,他们村确诊4人,为了防止更多儿童感染,马文芳自费购买5吨生石灰、100箱84消毒液,一天两次到全村所有家庭消毒。郭光俊“草药郎中”的称呼,则跟他用嵩山上的中草药给乡亲们熬制免费药茶防病有关。他经常把采来的中草药熬制成药茶放在卫生所大门口,免费让村民饮用;曾把自己在嵩山采的几十棵血参邮寄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说明乡村医生用道地药材防病治病的好处。
    其次是有热爱乡土的情怀。马文芳和郭光俊都在熟悉的村卫生所干了几十年。在这过程中,他们也不乏机会到更高一级的单位工作,但他们都选择留在村里。一方面,村里几千口人熟得不能再熟,谁也离不开谁;另一方面,他们的村卫生所也已成为当地的标志之一。
(下转第二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