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2016-07-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 林 浏览:11560 次 

□唐 英

   相传,胡进士家有一个长工叫二慢。一年秋天,二慢患了“寒热往来”的瘟病,自感一阵儿冷、一阵儿热,冷时打寒战,热时出冷汗。胡进士看二慢病得不能干活,又怕传染家里的人,遂辞退了他。二慢苦苦哀求,胡进士怕此事张扬出去,别的长工都不能好好干活,便让他找个地方待些日子,等病好了再回来。二慢没有办法,只觉得浑身一阵儿冷、一阵儿热,两腿酸痛,每走一步都费很大的劲儿。他迷迷糊糊地走出了胡进士家的大院,来到水塘旁边,看到四周杂草丛生,还长着茂密的芦苇、柳树。二慢再也不能动了,就躺在杂草丛中。一天后,二慢又渴又饿,便用手挖了一些草根吃。7天后,二慢把周围的草根吃完了,他试着站起来,忽然觉得身上有劲儿了,就朝胡进士家的大院走去。胡进士看到二慢的病好了,便让他继续工作。过了一些日子,胡进士的儿子也得了瘟病,跟二慢的病一样。胡进士只有一个儿子,他急忙请来几个医生为其诊治,均不见好转。胡进士忽然想起二慢得过此病,问他前些日子生病时吃了什么药。二慢想一想,告诉胡进士,他只是吃了一些当柴烧的那种草根。少爷服了这种草药,几天后竟然痊愈了。胡进士十分高兴,想给这种草药起个名字,想来想去,这种药本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遂起名为“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其性状可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等地,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黑龙江、安徽等地,均以条粗长、须根少者为佳。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载。《本草图经》记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其别名有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其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般3~10克。用于治疗感冒时,时常将柴胡与葛根、羌活等同用,具有很好的退热作用;用于治疗“寒热往来”的瘟病时,时常将柴胡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于治疗疟疾时,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将柴胡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作者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