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许昌市中心医院如何在新常态下缓解群众“看病难”
提起到大医院看病,不少人想到的是“看病难”:等待时间长、看专家难、检查难、住院难。的确,这是新常态下卫生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即群众对优质卫生资源需求量不断提高和优质卫生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这一难题?作为我市群众心中首屈一指的三级综合医院,许昌市中心医院承担了太多的期盼,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在缓解群众“看病难”上有所突破。
“以前是病人围着医院转,跟着医生跑,而现在我们正在通过多种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病人不动,医院围着病人转’。”许昌市中心医院院长牛锋说,该院成立许昌市心脏疾病诊疗中心和许昌市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并以此为抓手,整合医疗资源,优化门诊流程,推行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医院和医生围着病人转。
成立两大疾病诊疗中心,让医生围着病人转
成立心脏疾病与神经疾病两大诊疗中心,并不是挂上两个牌子那么简单,这需要有效地调动和合理地利用各项资源,为病人创造更为便捷的诊疗环境与流程。之前,由于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管理方便,很多专科都分成了两三个病区。然而,病区越分越细,也让患者感到“知情难”、“选择难”,不知道哪个病区有什么特色,不知道该去哪个病区。
“高血压、心脏病、脑出血、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危害很大,为了提高诊治水平,方便患者就医,经河南省卫计委批准,我们成立了许昌市心脏疾病诊疗中心和许昌市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实行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不再按传统的内外科等分科,而是以人的身体系统、部位疾病及彼此关联,建立疾病诊疗中心。”牛锋对记者说。
两大疾病诊疗中心成立后,许昌市中心医院将采用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即科室和医生围着病人转或医生找病人。例如,患者挂了心脏疾病诊疗中心的号,接诊的是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相关医生组成的团队,进了这个门,患者不用担心挂错号、找不到相应的专家。专家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为患者诊疗的病区与专家,患者不用上上下下、跑来跑去找专科、找专家了。
记者了解到,这两大疾病诊疗中心涉及内科、外科和介入科等,每方面又下设多个专业学组,较全面地囊括了心脏和脑部相关疾病。许昌市心脏疾病诊疗中心由原来的内、外2个专科4个病区组成,包括2个心血管内科病区、一个冠心病监护病房和1个胸心外科病区。许昌市神经疾病诊疗中心由原来的内、外2个专科6个病区组成,包括3个神经内科病区、2个神经外科病区和一个卒中单元。这就意味着,一个病人得到的医疗资源与服务更多更全面了。比如一个脑部疾病的患者,以前或是到神经内科的一个病区或是外科的一个病区,一般只能得到一个病区医务人员的服务,而现在,患者来到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将由内科、外科、介入科众多的专家共同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使治疗更加全面,有利于患者康复。
不仅如此,在传统的住院患者管理中,如果医生发现患者有超出自己科室范畴的问题,会建议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治疗或开出会诊单,请别的科室专家会诊。患者由一个科室转入另一个科室时,需要先办理出院手续再办理入院手续。请别的专家会诊时,这种会诊制度是以医生为主导,强调的是“我的病人”。一体化诊疗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完全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来制定诊疗方案,强调的是“我们的病人”,患者可直接由一个科室转入另一个科室,而不用再办出、入院手续。
以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患者为例,动脉狭窄在70%以下,需要在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如果动脉狭窄超过70%,需要到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术后3到4天,需要再转入神经内科进行药物治疗。一体化诊疗服务推行之后,患者不需要在两个科室之间转来转去,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发展亚专科打造名医,看病找专家不再难
“诊疗中心成立以后,分散的科室统一了起来,我们将对人员进行整合,成立多个疾病小组,不同人员主攻不同的亚专科,这样既能促进亚专科的建设,又能促进医生医疗水平的提高,利于打造名专科、名专家。”牛锋介绍说。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也更向纵深发展,亚专科建设对一家综合性大医院来说至关重要。市中心医院力图以两个疾病诊疗中心为探索,在亚专科建设上力求有所突破。按照诊疗中心的结构框架,除了内、外专科及相关科室外,还将建立若干亚专科,比如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将设立介入治疗组,外科将设置颅底外科组、功能神经外科组、脊柱脊髓组、脑血管病组,内科将设置脑血管病组、功能神经外科组等。心脏疾病诊疗中心将根据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设立治疗组。这些治疗组是由内、外科及一些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丰富的专家资源和设备资源使患者看病不仅更加方便,而且更有保障。
毫无疑问,专科的精细化,将使医生的发展定位将更加清晰,让医生有更多的精力研究自己的专业,做到术业有专攻,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同时,诊疗中心对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科研资源等的调配能力也会更加强大,能够给专科的发展、医生的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使亚专科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升我市在一些领域的诊疗水平。
疾病诊疗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管理,将原本分散、独立的科室系统地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既是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汇聚了一批富有专业精神与技术的专家。推行一体化诊疗服务,患者进来后,将有不同的专家围绕着患者,站在综合治疗的角度上为患者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使患者在一个科室、一张病床上就能接受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全程综合医疗服务,尽快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改善,减轻患者痛苦,节省医疗费用。
“互联网+”优化门诊流程,看门诊不用来回跑
如何让患者看门诊时少跑路、少排队,是许昌市中心医院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为此,该院不断优化门诊流程,于2013年启用了集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结算和电子病历为一体的门诊医卡通,可实时查询诊疗信息、随时刷卡缴费、自助打印清单等,减少了就诊环节,简化了就诊流程。该院还在门诊设置了自助打印系统,患者通过刷医卡通可自己领取检查报告单,节省了时间。
今年,该院利用“互联网+”发展移动医疗,创新服务模式,与趣医网合作正式启用“趣医院”掌上医院APP,通过手机即可完成预约挂号、查询检查报告结果、查询专家排班信息等就医服务,并与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为医院、科室、医生建立公众微信号,实现在线咨询、患者随访、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大大方便了患者。
前往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可通过下载“趣医院”APP提前2到7天预约就诊的医生,按照预约时间到医院享受预约优先服务,减少排队时间,并可享受免挂号费,最高补助4元,没有次数限制。如果在该院做完检查,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趣医院”APP查询检查结果,免除路途奔波。
通过与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许昌市中心医院及各科室、医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群众可任意向专家进行健康咨询,对医院和医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该院看完病后,医生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即时随访。
许昌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建立以来,每天都吸引上百名粉丝关注。该院医生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及时回答群众提出的健康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刁建华是许昌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建立起个人微信公众号之后,他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回答群众的健康咨询,每天都要为10几人答疑解惑。
9月20日下午16时左右,刁建华在微信公众号上接到了会诊请求。咨询者侯女士是一名29岁的孕妇,怀孕22周,在孕检中发现甲状腺指标偏高,由于行动不方便,就通过关注刁建华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
侯女士将甲状腺功能检测出的T3、T4和TSH的数值发给了刁建华,刁建华将具体的应对措施发给了她,并跟踪随访,根据侯女士的身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经过一个月的密切指导,侯女士没有出门,就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甲状腺功能的调整方法过几天就要根据身体具体情况进行改变。本来我还发愁呢,怀孕了行动不方便,来回往医院跑太麻烦了。幸好关注了刁医生的微信公众号,坐在屋里就可以在医生的细致指导下进行调整。真的是太方便了!”侯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
此外,许昌市中心医院还准备推行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度。患者来该院看病,如果经过两次门诊还没有诊断清楚病因、两次治疗病情还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医院将安排相关学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联合会诊,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切实为患者解决病痛,真正实现医生围着病人转。
开通远程会诊,在家门口也能让知名专家看病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是不少患者的愿望,为此,许昌市中心医院自2004年起与北京301医院开通远程会诊,目前仍是我市唯一一家医院。
通过远程会诊提供诊疗服务,消除了时间和地域的跨度,大大减少了患者异地求医、长期奔波之苦,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使患者不出许昌就可以享受到优质、便捷、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进行远程会诊之前,我们将患者的相关资料传送给北京301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一般会在第二天安排会诊。如果是急诊,随时可以安排会诊。参与远程会诊的都是国内知名专家,患者也可以指定专家为其会诊。会诊过程中,本院医生、患者或家属可与北京301医院专家面对面交流、咨询、讨论。”牛锋对记者说。
远程会诊系统通过视频对话的方式,把北京301医院专家和许昌市中心医院医生、患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医生及患者通过视频可以对话交流。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资料、医学影像资料等医学信息在会诊前已通过数据传输至北京301医院,两地专家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共同为患者制定出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就是去了北京,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么好的专家。现在通过远程会诊,在许昌就能让大牌专家给我们看病,避免了长途奔波、排队挂号,还少花了很多钱。”接受过远程会诊的娄先生对此赞不绝口。
今年5月份,娄先生因急性脊髓炎在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住院。经过治疗,娄先生病情减轻,但一星期后又突然加重。在这种情况下,该科主任尤书德决定使用远程会诊系统,将患者的检查结果、病历等相关资料等传给北京301医院的专家。
资料传过去的第二天,娄先生坐在轮椅上,在该科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陪同下按约定时间来到了远程会诊室。接诊的是北京301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知名神经内科专家吴卫平。
“吴教授,像娄先生这种情况,激素应该用多大量?用多长时间?”尤书德问。“可以让患者口服强的松,每天800毫克,一天一次,逐渐减量,并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吴卫平认真解答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每一个问题。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远程会诊,吴卫平最终为娄先生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按照这个治疗方案治疗了10天左右,娄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两个月后康复出院。
远程会诊的开通,患者得到了及时、便捷、经济、高效的诊疗服务,其优势是明显的。节省了时间,医生、患者与专家在约定时间“见面”,免去挂号排队之苦,使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了患者外地就医的交通、食宿、陪护等费用,降低了整体医疗费用;知名专家亲自接诊,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选择权。
许昌市中心医院还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南京第一人民医院等建立协作关系,并将建立许昌市远程医学分中心,与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紧密联系,通过远程会诊为基层医疗机构解决疑难病例,让患者更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